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總體安排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將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為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一、普查內容及方式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對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自然人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國公民,主要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內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這次人口普查在內容和方式上與以往相比有兩個顯著變化:一是首次把普查對象的身份號碼列為信息采集內容,二是首次采用電子終端(PAD或智能手機)入戶采集人口數據、直接聯網上報。
二、普查工作進度安排
按照國務院人普辦部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大體上需要3年時間,分為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主要包括十一項重點工作:(1)組建普查機構;(2)落實普查經費;(3)制定普查實施方案和各項工作細則;(4)準備數據處理環境;(5)開展普查試點工作;(6)劃分普查區并繪制普查地圖;(7)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以下簡稱“兩員”)選聘及培訓;(8)戶口整頓;(9)整理部門數據;(10)宣傳動員;(11)普查摸底。
2.普查登記階段(2020年11月—12月)。主要包括四項重點工作:(1)普查登記;(2)普查數據質量檢查、審核與驗收;(3)普查事后質量抽查;(4)普查主要數據匯總。
3.普查總結和普查數據評估與發布階段(2020年12月-2022年12月)。主要包括六項重點工作:(1)普查全部數據的匯總、評估與發布;(2)編印普查年鑒及有關資料;(3)普查資料的開發應用;(4)研究和建立人口數據庫和人口地理信息系統;(5)對普查工作進行總結;(6)普查文件歸檔。